自体软骨隆鼻因自然安全备受欢迎,但“软骨吸收”成为求美者的最大焦虑。吸收是否必然发生?如何控制?本文结合临床数据与修复经验,揭开核心真相。
自体软骨的吸收率因材料类型、手术技术差异明显:
对比表格:软骨材料特性与风险
类型 | 吸收率 | 适用部位 | 主要缺点 |
---|---|---|---|
鼻中隔软骨 | 5%左右 | 鼻尖/鼻小柱 | 取量有限,鼻中隔穿孔风险 |
耳软骨 | 5%-15% | 鼻尖 | 支撑力弱,可能下移 |
肋软骨 | 3%-10% | 鼻梁/鼻尖 | 弯曲风险,胸部留疤 |
经验丰富的医生会超额植入10%-15%软骨,抵消吸收后仍达预期高度。
独家观点:
吸收≠失败!轻微吸收实则是软骨与鼻部融合的必经过程。纠结数据不如专注选择技术过硬的医生——正规机构医生可将吸收率控制在5%以下。
若吸收导致鼻型坍塌(如鼻尖高度丢失>30%):
避坑提醒:
修复手术需间隔至少6个月,待软组织恢复弹性,且同一部位修复勿超3次!
一位28岁女性采用肋软骨隆鼻,术后1年随访:
结论:吸收是生理现象,而非手术缺陷。关键在于医生对吸收率的预判、材料搭配的合理性,以及患者术后3个月的严格防护。
网站提醒和声明
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非“爱雅网”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/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、虚假信息、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。
专属预约通道,数据实时更新
免费在线价格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