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飞秒:
近视≤1000度,散光≤500度,但对角膜厚度要求极高(通常≥500μm)。
优势:切口仅2mm,术后干眼风险低,适合运动员、军人等对抗性职业。
半飞秒:
近视≤1200度,散光≤600度,远视≤600度,角膜薄者也可考虑(如470μm以上)。
优势:个性化切削(如地形图引导),夜间视力优化明显。
即使度数符合,角膜厚度和形态才是核心指标:
全飞秒:需角膜规则且厚,不规则散光>200度者慎选(易残留散光)。
半飞秒:角膜薄、形态不规则者更友好,可定制方案。
对比表:关键参数速览
项目 |
全飞秒 |
半飞秒 |
---|---|---|
近视上限 |
1000度 |
1200度 |
散光上限 |
500度 |
600度 |
角膜要求 |
高(厚且规则) |
较低(可个性化) |
适合人群 |
运动员、军人 |
夜间用眼需求高者 |
>1000度近视+散光高?优先选半飞秒!
全飞秒矫正高度数需切削更多角膜,可能引发术后回退或圆锥角膜风险。
半飞秒的个性化设计(如波前像差引导)可精准切削,保留更多角膜组织。
>200度散光?慎选全飞秒!
全飞秒依赖设备定位,散光轴位偏差>5°即影响效果,而半飞秒术中可实时调整。
价格≠效果:全飞秒均价2万(切口小),但半飞秒1.7万+个性化技术(如超薄瓣3.0)反而更适角膜临界值者。
职业决定术式:
程序员/夜间工作者:选半飞秒,减少眩光;
拳击运动员:选全飞秒,抗撞击性强。
问:角膜480μm能做全飞秒吗?
→ 不建议!全飞秒需保留至少280μm基质层,切削后角膜<400μm易膨出。半飞秒更安全。
问:术后视力1.2是常态?
→ 错!术后视力=术前矫正视力。若戴镜仅0.8,术后难达1.0。
先检查,再纠结术式!
必查项:角膜地形图、厚度测量、暗瞳直径、泪液分泌测试。
独家数据:临床统计显示,散光>300度者选半飞秒,术后满意度高全飞秒23%。
网站提醒和声明
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非“爱雅网”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/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、虚假信息、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。
专属预约通道,数据实时更新
免费在线价格查询